马楼乡:小配件“闹红”大市场
台前县马楼乡,是近几年来黄河滩区崛起的一颗璀璨明珠。从贫穷落后、年年靠吃国家救济的滩区乡镇,已发展成为汽车电器配件市场特色乡镇。而规划建设中的前张胡同工业园区,正以超常的速度辐射豫鲁两省周边各县,迅速崛起黄河滩。
上世纪80年代,地处黄河滩区的马楼乡前张胡同村一穷二白,村民们还在温饱线上挣扎。穷则思变,一些头脑灵活的年轻人开始走出黄河滩,千方百计寻找挣钱门路。村民发现,到河北保定批发农机配件,价格便宜,销路很好。说干就干,他们走乡串户沿街兜售,利润可观。通过不懈努力,配件销售量不断增加,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配件的需求。于是,从骑自行车批货发展到利用机动三轮车开车批发配件。再到购买厢式货车配货,使汽车配件市场更加火爆。
近年来,随着前张胡同村汽车电器批发配送市场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各地经销商蜂拥而至。村“两委”成员决定,自己率先投资办企业,把经销商的“根”留在前张胡同村。于是,他们带领广大购销商北上河北保定、南下新乡考察取经,积极筹资建厂,高薪聘请技术人员。他们坚信没有高水平的工程师,就没有高标准的产品质量,没有一流的生产设备,就生产不出一流的产品。他们看到汽车配件易损品市场大、销路广,就投资创办小型家庭作坊式加工厂。通过几年不懈地努力,从一家家仅会制造汽车尾灯、灯座、小开关等汽车易损品的小企业,发展成制造汽车充电机、橡胶垫带、橡胶垫片、齿轮、起动机、铜套等配件为主的大企业;把一个个只有几个工人,几间瓦房的小家庭作坊,发展到目前拥有几百名产业工人、几十个钢架结构的现代化厂房、资产上千万的汽车配件产业聚集群;从小打小闹、走街串巷兜售配件发展到拥有上千名销售骨干、带动从业人员近万人、年销售额近亿元的庞大销售网络,成为周边地区规模最大的汽车配件制造销售基地。
徐龙海,李福泉二人,是村里较早从事批发汽车配件的个体户。经过几年的打拼,他们手中有了一定的积蓄。上世纪90年代,两人投资10多万元,建起了配件加工厂,在县工商局申请注册了“龙泉”商标,生产灯泡、灯座、汽车小开关等汽车易损品。为打造自己的产品品牌,委托一些有资质的生产企业贴牌生产自己品牌的产品,通过自己庞大的销售网络销往全国各地。
随着汽车电器配件批发配送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2005年2月,他们在前张胡同工业园区成立了龙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该企业从一个仅有数人、厂房不过数间的小家庭作坊,一跃发展成为占地12亩、总投资达1200万元、工人上百名的汽车电器配件龙头企业。随着产品的多样化,工商部门又帮助其申请注册了5项商标,进一步提高了该公司产品的知名度。2009年,该企业再次投资450万元,新建厂房1000多平方米,增加2条生产线,主要生产汽车起动机、汽车充电机。今年上半年,通过质监部门帮助完善质量管理体系,顺利通过了ISO900认证。截止目前,该企业拥有300多辆配货车,把产品远销陕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全国各地。
在前张胡同工业园区迅速崛起的同时,县质监、工商等部门对园区企业开展了重点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县质监部门采取“一厂一策”,有针对性的进行分类指导。重点帮助汽车电器配件企业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化体系和计量检测体系,为企业严把质量关,配合汽车电器配件协会,组织举办质量管理培训班。通过开展重点服务,先后对 7家汽车低压线专用线的产品标识进行了规范;对4家铜套厂、2家齿轮厂的执行标准进行了正规引导;为4家充电器厂消除了无标生产、8家企业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4家企业建立了出厂项目的检验。产品标识得到规范,产品质量得到提高,部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建立,无标生产及假冒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县工商部门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放宽登记条件,简化办事手续,为汽车配件市场发展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和空间;开通办事绿色通道,实行特事特办,最大限度地为企业提供服务,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目前前张胡同工业园区汽车电器配件行业在马楼乡已发展成为以生产、配送汽车电器配件为主的购销基地。截止目前,该乡拥有汽车电器配件生产企业90多家,主要以生产充电机、橡胶垫带、橡胶垫片、齿轮、起动机铜套等配件为主,其产品远销山西、山东、安徽、河北、湖北等10多个省市,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